众所周知,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发生了变化,众多汽车媒体、财经媒体发表的言论风格都偏惨痛,以往对于很多车企的评论"断崖式下跌",在2018年后半年开始,就没那么夺人眼球了。毕竟,市场波动之时,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从2019年开始至今,舆论论调也还是在喊着"惨""寒冬"这些词。但,车企并非一成不变,很多企业有着自身的调整,而通过数据挖掘,其实能够看到,如今的这个汽车市场还不够媒体们说的那么惨。
从批发销量上,能够看出的结果:
1-9月同比增长超过20%
1-9月的批发销量已经出炉,对比2018年的成绩单,其实是有不少企业取得了恨明显的业绩上涨,而且之中都有原因。
一汽红旗-同比增长219.6%,这背后一方面因为2018年时红旗的销量不高,另一方面则因为快速投放了不少新产品,价格适中,设计及功能符合如今的市场需求。但,对于红旗而言,一年时间看不出它是否未来能够成功,如今算是初步崛起。
一汽奔腾-同比增长22.7%,同样是因为2018年的业绩一般,增量则在于新车奔腾T77的批发销量9个月突破了3.5万台。
广汽讴歌-同比增长77.1%,2018年及2019年的体量都相对比较小,目前还是偏小众的品牌,但讴歌RDX的国产,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
华晨宝马-同比增长20.3%,这是真正的2019年大赢家和尖子生,在体量不小的前提之下,它靠着一系列新车型的投放,尤其是华晨宝马X3的投放,拉动了整体的销量表现。而且,累计销量超过奥迪,有望夺得全年冠军。
广汽新能源-同比增长106.2%,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后起之秀,2018年时它的主力产品是广汽传祺GE3,而在Aion S推向市场受到欢迎后,如今工厂的产能全部用来满足Aion S的生产,如果产能进一步释放,这个成绩还会更好看,给到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的压力还会更大。
沃尔沃亚太-同比增长20.5%,原因在于沃尔沃XC40、沃尔沃XC60等车型的销量不错,今年还有机会进一步增长,因为全新沃尔沃S60的国产。
其他的三家同比增长超过20%的企业,不具备太多的延展,北汽新能源同比增长24.4%,很大程度上与出行、出租车有关,东风英菲尼迪同比增长25.1%,因为2018年的业绩太差,江铃汽车同比增长120.6%,因为体量不大,并且福特的一系列车型投放,给了它增量空间。
同比增长0-20%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同比增长0.8%,这是在凯迪拉克ATS-L、凯迪拉克XTS即将更换为凯迪拉克CT4、凯迪拉克CT5的波动前提下取得的成绩。整体来看,2019年的凯迪拉克业绩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此前的以价换量行为慢慢被调整,开始和竞争对手们相仿的进行竞争。
广汽本田,同比增长9.4%,这是大赢家企业。增长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系车企的发展相对平稳,很少冒进,二是因为,其产品的一系列优点比较明确,和市场其他产品有差异性。
东风日产,同比增长0.7%,在百万年销量的体量上,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能取得0.7%的同比正增长,还是因为东风日产团队对于市场变化的提前布局和积极调整。
奇瑞汽车,同比增长9.1%,这个数字中包括了捷途汽车的批发销量,瑞虎8稳稳破万的同时,捷途成为新的增量。
北京奔驰,同比增长14.8%,豪华品牌讲求一个势,北京奔驰是个很好的例子,尽管今年315前后北京奔驰面临着极大的舆论压力,但最终也没有对消费市场有太多的影响。
东风本田,同比增长16.3%,工程在于全新思域、CR-V这两款车型,都是同级别市场里的标杆产品,进一步调整和加码之后,竞争力十足。
广汽丰田,同比增长17.6%,它已经有了丰田在中国门面的趋势,从1-9月销量表现来看,广汽丰田除了产能控制的汉兰达之外,其他所有车型相比2018年的销量都要更高。而接下来WILDLANDER的推出,还能让它继续涨下去。
长城汽车,同比增长8.1%。这样的业绩表现很给中国车企涨脸,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长城汽车的提前布局做得好,不再单独依赖哈弗H6,而是哈弗H、哈弗F、欧拉、WEY、哈弗M、长城皮卡并行推进,另一方面因为领导人魏建军,他的思维是,越是市场寒冷,市场占有率越要挺住,所有整个团队有着明确的方向,去保证业绩。
其它同比正增长的企业还包括,MG名爵的3.5%,领克的2.3%以及福建奔驰的3.5%。
同比增长负数 0到-20%,这个梯队中,我们能见到非常多熟悉的名字
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同比增长-6.9%,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捷达成立单独品牌,稀释了大众品牌的销量。
一汽-大众的奥迪品牌,同比增长-5.5%,比较大的原因在于,相对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企业,它的车型竞争力变差,同时所推出的走量新车型,产品实力也不是太亮眼。
上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同比增长-4.4%,其实从路咖汽车车企体检报告栏目中就能看出,今年的上汽大众一直走势稳定,-4.4%的数字背后,它1-9月的销量还是早早的突破了100万台,属于可接受范围。
一汽丰田,同比增长-1.2%,一汽丰田的下滑其实也在接受范围之内,主要的车型原因,一是亚洲龙没有快速爆款,二则是卡罗拉换代时,当月的批发销量有着比较大的下滑。
比亚迪,同比增长-3.8%,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比较重大的补贴退坡,影响到了很多主打新能源的车企,但对于比亚迪而言,这个数据可以接受,它依然是目前新能源销量最好最稳的中国车企。
北京现代的-19.6%和东风悦达起亚的-10.3%,这个两个数字相信能改变很多人心中,"韩国车不行了"的观点。实际上,在不断的调整之下,这样的成绩,对于全球五大车企之一的现代起亚并不算太大的损伤。
别克同比增长-17.7%,雪佛兰同比增长-15.9%,这与企业的发展策略相关,2020年才能看出新策略是否奏效。
吉利汽车,同比增长-17.9%。它的同比下滑原因就比较多元了,一方面因为2018年取得的成绩太好,另一方面因为,吉利的人想明白了,销量并不是最重要的,长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比短时间的销量爆棚要更好,所以主动下调了全年任务。目前,它依然是中国车企销量冠军,并且经销商渠道的健康程度在批发销量调整的情况下,实现了健康度的提升。
长安汽车,同比增长-17.3%,这个成绩其实是回暖的。前半年,长安汽车的业绩表现不好,而后半年随着蓝鲸动力车型的推出,随着长安CS75 PLUS的推出、欧尚X7的推出,近几个月的上涨趋势比较明显。
广汽三菱,同比增长-10.4%,东风启辰,同比增长-14%,它们面对的问题其实差不多,就是没有带来太好的全新车型,手里没有特别好的产品,靠着不断优化现有产品驰骋市场。
同比增长-20%到-50%
一汽马自达-24.4%,上汽大众斯柯达 -27.1%,长安马自达 -25.4%,江淮汽车 -25.1%,东风风神 -34.9%,汉腾 -29.7%,众泰 -46.1%,野马 -37.3%,海马 -40.4%.
上述的几家企业,其实一直以来是偏小众的企业,在如今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没有太亮眼的产品推出,加上企业品牌影响力不够大,属于正常。主要要说的是,这5家企业:
上汽通用五菱 -34.1%,实际上,这个成绩相比之前也有了改善,上汽通用五菱的2018年成绩不低,而2019年,受经济影响,下层购买力变差,它受到很大冲击。但,从宝骏品牌上,还有新的契机,今年新宝骏快速推出了宝骏RS-5、宝骏RS-3、宝骏RM-5、宝骏RC-6四款新车,想要改变的就是颓势,制造实力、技术实力仍在,就看有没有新玩法。
东风小康 -27.2%,这家年轻的企业和宝骏面临着差不多的问题,产品实力不错,但需要新玩法。
广汽传祺 -33.5%,前几年的广汽传祺业绩都不错,所以看上去-33.5%的数字有点伤人。目前的广汽传祺,需要变化的再快一点,新车再多一点,对于它而言,未来还有,并不看衰。
广菲克 -46.5%,意料之中的数据,手下唯一走量的品牌JEEP,一直以来在全球的口碑都一般,品质控制也一般,属于小众的JEEP品牌,目前也丢掉了以前高端的帽子。而且,从全球的业绩和发展来看,短时间内,它的表现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回暖。
奇瑞捷豹路虎 -32.8%,捷豹路虎像是个升级版的JEEP品牌,偏小众,而且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价格体系存在问题。全新的路虎揽胜极光,价格制定过高,让人看不到太多希望。
重灾区 同比增长-50%以上
天津一汽 -75.7%,华晨汽车 -56.3%,东南汽车 -68.1%,力帆 汽车-70.3%,纳智捷 -76.8%,北汽银翔 -60.5%,观致 -67.9%,云度 -56.1%。
上述企业,是本就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不被放入清单的企业,核心产品力一般,品牌小众。
东风标致 -55.9%,东风雪铁龙 -53.1%,它们目前在优化自身改变此前的一些问题,比如高定价却配置低,比如网络能力等等。PSA和东风在背后的共同梳理,未来还有机会。
长安福特 -58.4%,长安福特目前第一步在搞定自己的销售渠道,让它们重新焕发活力,产品方面有新的进展,也还在拼搏。
森雅 -76.9%,早年间森雅R7的出现,一下让这家企业感觉自己要变的强大,但激烈竞争之下,无情的现实又告诉他,仅仅靠着价格低、和德系品质蹭热度,没有什么前景。
猎豹汽车 -53.6%,它不会死,毕竟在军用项目上获益颇多,并且目前还在盈利。
北汽 -51.1%,产品差、品控差,北汽的前一步棋,大北汽如今看来是失败的,新的北汽品牌进行融合,从理论上看还不错,但要考虑最终的落实和执行。
东风雷诺 -73.6%,这家法国车企,还是傲气满满。现在的新打算是,让喜欢它的人购买它,让设计发力,让小资消费者喜欢它。目前来看,这家年轻的企业,还根本不懂中国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
写在最后:
以上的批发销量成绩并不能说明全部,毕竟还有那飘忽不定、知之甚少的库存量,两者最终的结合才能看出一家车企的健康程度真伪。
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市场远远没有舆论说的那么惨。很多早年间就不太行的企业,它们的业绩进一步惨淡,但这符合市场规律,不行的就该被市场淘汰。而几家业绩不太好看,但背后拥有实力和技术的企业,它们的未来前景,只要还有资金的不断推进,回暖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声明: 本网站为冲压和钣金业内信息集合和展示平台,欢迎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为行业人士提供参考,文章并不代表MFC的观点。书面刊用本站及MFC《金属板材成形》的原创文章,必须获得MFC的书面授权;电子平台转载,则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对于盗版、冒名和不注明出处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后果,MFC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