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限制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底线标准在不断调高。现在,美国选准28nm的成熟制程,作为卡住中国半导体脖子的新位置。
美国商务部收紧审批大权,严禁美国公司直接向中国出口与此制程相关的设备。与此同时,在没有获得美国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使用与该制程技术相关的公司禁止从第三方转移相关设备进入中国市场。
2021年6月18日,中国台湾晶圆代制造商台积电、联华电子,在大陆扩大28纳米制程产能的设备,没有获得美国的供应许可。不仅如此,中国台湾的晶圆制造商若想把在台的美国设备转移至大陆工厂,也需要获得美方的许可。虽然美国方面没有明令禁止,但申请的结果却是如此。
通常而言,28nm被看作是半导体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的分界线。该制程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家电、通信等领域。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自动驾驶领域,多数中国的AI参与者,采用的都是该制程的芯片。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中,多数品牌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的芯片,也将升级到28nm的制程。简言之,28nm制程的技术也是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分水岭。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中国半导体厂家最前沿、最成熟的水平即在28nm,以头部的中芯国际和上海华宏为主。受技术水平的制约,中国28nm半导体的自给率不足20%。因此,在自力更生的口号产出真实的成果之前,台积电与联华电子等在中国大陆的晶圆工厂,会继续成为中国半导体的核心支撑。
原来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卡位,仅为禁售实体名单上的企业。受地缘政治博弈的影响,台积电、联华电子等在中国大陆的扩产异常谨慎。各方以为28nm制程的技术,应该在美方的安全红线之内。现在看来,28nm成了最上线,在实际操作层面美国丝毫没有放松对中国半导体的管制。
美国国会最近提出的支持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举措,部分是出于应对中国的挑战。国会需要有更多的国内和全球措施,以寻求更具体地保护并提升美国半导体产业能力,来对付中国。具体举施包括:
(1)美国半导体产业在研发和运营领域是否需要额外的条件和保护,由国会推动联邦政府增加投资。国会推动的立法条款可能会考虑到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美国资助的特定技术的寿命和使用情况,以及中国在技术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最初的研究阶段到商业化过程中)能获取或得到的任何潜在的可接触点。
(2)与此相关的是,国会可能要考虑评估中国是否将美国的研发能力作为目标,美国基础和应用研究中的开放源码技术,以及美国工业界与中国在开源技术平台上共享的技术专长是否需要更多额外的政府监督和控制。
(3)美国国会需要深入调查和研究在美国半导体设备、工具和软件出口方面,是否有必要附加更多条件或管制,因为这些设备、工具和软件在提升中国制造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自2014年中国政府推出国家半导体政策以来,美国对中国的上述产品销量增长了三倍。
(4)国会应考虑是否需要新的全球贸易规则或安排。国会应考虑是否要鼓励拜登政府加快与日本和欧盟的合作,制定新的多边规则,以对抗中国的国家补贴和其他令人担忧的做法。国会还应考虑是否要敦促拜登政府在研发和出口管制方面,与盟友采取联合行动。
在此之前的4月15日,美国“反华急先锋”、共和党鹰派参议员汤姆·科顿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共和党成员迈克尔·麦克考尔,联名致信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要求把针对华为公司的“芯片禁令”扩大到任何设计制程为14纳米及以下的先进芯片的中国公司。所有这些公司在购买包含美国技术的芯片相关产品,尤其是芯片设计工具(EDA)时,都必须得到美国的许可证。美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正继续评估各项条件,以确定是否有必要采取行动”。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大集成电路EDA公司:美国的Synopsys、美国的Cadence以及被西门子收购的MentorGraphics。虽然MentorGraphics已被西门子收购,但也是一家美国公司,三大巨头都是美国的。2019年美国这三家EDA厂商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华为自那之后再没有获得新工具和新升级服务,但仍可继续使用已购买和已获得授权的EDA工具,影响重大。
国会山上自称“上帝的选民”美国人,是无法容忍中国企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试图通过立法手段推动政府各部门打压中国企业,从而阻止中国,维护自已科技垄断和霸权,才是他们永远不变的议题。
免责声明:本文综合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参考,严禁使用在商业用途,侵删。
声明: 本网站为冲压和钣金业内信息集合和展示平台,欢迎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为行业人士提供参考,文章并不代表MFC的观点。书面刊用本站及MFC《金属板材成形》的原创文章,必须获得MFC的书面授权;电子平台转载,则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对于盗版、冒名和不注明出处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后果,MFC保留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