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Reading guide
特斯拉VS比亚迪:二者发展历程与中美汽车工业背景相契合。特斯拉背靠科技实力强劲的美国汽车工业,以超跑作为切入点,以科技手段开创汽车智能化先河;二十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仍处起步,比亚迪脚踏实地,以低价位燃油车入手,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布局平民价位新能源车型。
“小而精”VS““大而全”:特斯拉畅销全球,比亚迪以量取胜。特斯拉产品序列包含Model3/Y/X/S,其中3/Y价格区间为30-40万元,是核心规模量产产品,依靠单一车型下的高效率量产,特斯拉产品畅销全球,在中、欧、美地区占据较高市占率;比亚迪产品覆盖A0-B级车,包含轿车、SUV、MPV,动力形式覆盖纯电与插混,产品矩阵完善,依靠多产品线带来的消费群体扩充,比亚迪于2021年在国内销量超过特斯拉,并于2022年在全球销量中完成对后者的超越。
技术实力对比:特斯拉引领行业前沿技术,比亚迪技术实力稳步提升。特斯拉发布4680电芯,电池性能再上阶梯,智能驾驶系统性能领先全球,率先提出一体化压铸、CTC技术,改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斯拉自进入市场以来,依靠自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走在行业最前端;比亚迪自研刀片电池,补足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劣势,充分发挥安全性能,海豹车型量产搭载CTB技术,智能驾驶系统方面引入优秀外部供应商,并着力打造自研芯片与系统。
投资建议:特斯拉依靠高水平智能化系统带来的溢价实现了可观的盈利能力,利用前沿技术推动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比亚迪在纯电车型外抓住插混市场机遇,布局中国市场主力消费群体,规模化量产贡献持续增长的盈利能力,二者为新能源车企业提供了盈利的先行经验,实现了产品量产与盈利的“殊途同归”。
我们认为特斯拉与比亚迪将继续在智能化技术与动力系统领域引领中国及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成长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基于此我们推荐三条主线:一是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有望在国内新能源渗透率继续提升的背景下成长为市场前列的主机厂;
二是业务与特斯拉联系紧密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华域汽车、拓普集团、旭升股份、新泉股份,与特斯拉绑定的零部件厂商产品得到市场充分验证,有望以特斯拉为基础继续向外拓展客户,同时,与特斯拉的密切联系对公司的业绩稳定性支撑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优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出口商伯特利、瑞可达、法拉电子、中熔电气,领先全球的新能源转型进程催动相关零部件出口商加速产品迭代与市场验证,有望继续扩大国际影响力。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声明: 本网站为冲压和钣金业内信息集合和展示平台,欢迎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为行业人士提供参考,文章并不代表MFC的观点。书面刊用本站及MFC《金属板材成形》的原创文章,必须获得MFC的书面授权;电子平台转载,则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对于盗版、冒名和不注明出处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后果,MFC保留追究的权利。